淀粉樣變是指淀粉樣物質沉積于組織或器官導致的問題,均勻無結構的淀粉樣蛋白沉積于組織或器官中,并導致所沉積的組織及器官有不同程度的機能障礙。可侵犯全身多種器官,也可僅局限于皮膚。病因未明。淀粉樣蛋白是一種球蛋白和粘多糖的復合物,常規蘇木精-伊紅(H.E)染色時呈粉色;過碘酸希夫(PAS)染色時呈紫紅色。剛果紅染色呈橘紅色,用偏振光顯微鏡觀察時為蘋果綠色,并帶有花邊狀。包括幾種不同的蛋白質。由于其化學反應類似淀粉(如與碘反應)故名,但實際與淀粉無關。淀粉樣蛋白來源未明,是抗原刺激下漿細胞的產物或成纖維細胞所合成。淀粉樣變一般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。前者淀粉樣蛋白主要沉積在間質組織,又可分為局限性及系統性。后者常繼發于慢性炎癥性問題如結核病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骨髓炎等。
根據皮損的不同,皮膚淀粉樣變又分:苔蘚樣淀粉樣變、斑狀淀粉樣變、混合型淀粉樣變、結節狀淀粉樣變,還有皮膚異色淀粉樣變等。